中图分类号:F127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
1009-5349(2017)03-0166-01
1、研究背景与意义
进入21世纪后,国内海洋?济进步迅速,在整体经济增长中处于要紧地方,已经逐步成为地区经济进步的主要经济增长点。[1]《“十三五”旅游进步规划》中将海洋旅游经济提高至国家策略高度,党的十八大对建设海洋强国作出要紧策略部署。在这种大背景下,海洋旅游经济的开发是达成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要紧方法,也是象山融入长三角经济区的策略方向。
2、象山海洋旅游资源近况剖析
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因区位条件优越性、渔文化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多样化的优势而得到进步。《宁波日报》数据显示,象山2016年入选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创建名单,全年接待游客1962万人次,旅游经济收入1868亿元,同比增长101%和147%。[2]
(一)港湾旅游资源丰富
象山地处浙江沿海的中间地段、长三角经济区南面,三面环海,坐落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。[3]全县海岸线长925公里,建有象山港、石浦港两个港湾,具备独特的港湾资源。象山位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中极具海洋旅游特点的区域,充分借助港湾资源,将港景、礁景、山景等自然景观融于一体。
(二)海岛旅游资源充足
海岛是要紧的旅游资源,海量海岛因自然景观优美、气候宜人,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。象山拥有些大小岛礁数占整个宁波的80%以上、浙江的214%,在全省居第一。海岛大多毗近国内,特别南田、高塘、檀头山等10余个岛屿,每一个岛的旅游资源都各具特点,吸引着长三角区域的游客。
(三)渔文化旅游资源独特
象山渔文化是象山人在长期耕海牧渔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,具备内涵深远和历史悠久的特征。[4]象山的养生丹文化、海防文化与商贾文化一并构成了极富象山特点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。
象山海洋经济飞速发展,但问题也同样突出:(1)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,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当地独特的渔文化资源。象山的海洋旅游商品单一,主要形式为自然景观,致使游客很难对渔文化产生共鸣,没办法吸引回头客。(2)旅游商品同质性较高。因为周围县市存在海洋旅游资源相似、游客来源重叠、地方相邻等问题,致使象山与周围县市旅游资源同质化开发、项目互相模仿等现象紧急,从而大大地制约了象山旅游经济的进步。
3、对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可持续进步的建议与展望
象山进步海洋旅游经济,面临很多困境,为应付时势,需要开发特点旅游文化商品,优化旅游空间结构,健全渔文化产业特点。依据目前经济条件与实质考察,结合社会经济进步条件,给出以下几个方面进步建议:
(一)开发特点旅游文化商品
特点旅游文化商品依托于当地特殊的渔文化来进步。象山可创造文化体验特点商品,伴随象山的“四全四特”工程推进,通过“联动进步、合力兴旅”的环境打造,借助具备石浦渔港特点的传统滨海小镇及其古街老巷,进步具备渔文化特点的传统渔家文化商品,塑造传统海洋民俗艺术街区。[5]
(二)优化旅游空间结构
象山海岛总数占据最多,凝聚“海、港、岛、渔”等综合优势,应在充分整理海洋旅游资源的基础上,重点进步松兰山旅游度假区和石浦渔港古城,让长三角的游客感受别样的旅游;体验石浦渔港古城和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的独特格局,令游客流连忘返。
(三)健全渔文化产业特点
挖掘渔文化是健全海洋文化产业特点的要紧渠道,如巴厘岛浓郁的地方特点文化是吸引游客前往是什么原因之一。[6]象山渔文化旅游的进步应加强对渔文化内涵的挖掘,构建独一无二的海洋文化旅游路线,如海上丝绸的道路游、海岛远古文化游、渔文化非遗制作游等。并让游客也参与到渔文化商品的制作中,如鱼骨画的制作等,让游客不止是看,还能参与其中,体验渔文化的独特魔力。